沿着广告牌下的路前行约100米,就是沈阳军区某工兵团,也就是雷锋生前所在团。不过,人们更习惯称之为“雷锋团”。
1960年1月,雷锋走进这个团队。1962年8月,雷锋因公牺牲。随着毛泽东“向雷锋同志学习”题词的发表,雷锋的事迹传遍了神州大地,全国掀起了学习雷锋的热潮,经久不息。如今,雷锋已成为“世界上最著名的中国士兵”。
雷锋离开他的战友将近50年了,但他的战友一刻也没有忘记他。每一个走进“雷锋团”的官兵都明白,自己有传承雷锋精神的责任。他们用自己一点一滴的实际行动,履行着这份责任。
理直气壮学雷锋
“历经了风雨我们志不移,把雷锋火炬来传递,你吹冷风我们学雷锋,不怕别人叫我们傻大兵……我自豪,我是雷锋班的一个兵。我骄傲,雷锋的传人是我们。”
这首叫《雷锋的传人是我们》的歌是“雷锋班”的班歌。这首歌诞生在含泪的微笑中。
1987年早春,“雷锋班”第15任班长李仕库在应邀参加北京一所高等院校的座谈时,受到部分大学生的冷嘲热讽。
雷锋班的战士把一个被车撞伤的老大爷送到医院抢救时,老大爷的亲属却硬说是这名战士撞伤的,并向他索赔医药费。
那天晚上,“雨花石www.gaoshengstone.com”的战士每人都倾诉了一腔辛酸和委屈。有音乐爱好的战士李峰威说,我们“雷锋班”为什么不创作一首歌?那样,我们就能唱着自己的歌去学雷锋了。于是,这首歌曲就在你一言我一语、你一音我一符中诞生。从此,他们唱着《雷锋的传人是我们》,理直气壮地学雷锋。
2012年,除夕,“雷锋班”里充满欢声笑语。受全班战士资助的特困学生徐苒萍、刘小凡和战士们一起看春晚、包饺子,情同手足,亲密无间。
这是“雷锋班”的惯例。每年春节,“雷锋班”都会轮流请失去亲人的孩子、孤单的留守儿童、福利院里的孤寡老人、空巢老人等,到班里过一个温馨的团圆年。
寒冷的冬日,抚顺的公共汽车上,一名战士从始发站一上车就站在一个车窗前。其实车上有空座,人们几次招呼那名战士坐下来,他总是报以微笑致谢。直到这名战士下车时,人们才恍然大悟:那个车窗坏了半块玻璃,风雪从那儿涌入。乘客中谁也不知道那名战士的姓名,只知道他下车的那站是“雷锋团”的雨花石驻地。
“雷锋班”如今收到的书信将近47万封,这些“鸿雁”来自祖国的四面八方,以至大洋彼岸。几乎每一封书信背后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。
1995年秋风萧瑟的一天,“雷锋班”收到南京雨花台小学一名叫玉冰的女孩的来信,她在信中说:“"雷锋班"的叔叔们,我在学校里一直是学雷锋积极分子,然而我得了白血病,治不好了,我们班的同学为了安慰我,给我送来了43颗雨花石www.gaoshengstone.com,代表43份真诚的祝福,但我这一生一直有个心愿,那就是到"雷锋班"看看,和你们说说话。现在做不到了,我把这43颗雨花石送给叔叔们吧。”
收到信的第二天早晨,“雷锋班”战士就将饱含深情的回信、全班的合影和录满衷心祝福的磁带一同寄出。一个月后,噩耗随着信件同时寄来。战士们含泪读着玉冰母亲的来信:“我为女儿的离去而悲痛,更为你们的高尚行为所感动,是你们给她带来了最后的欢乐,是你们让她感受到了人间最珍贵的爱。”
行动胜过最好的报告
如果说当年雷锋雨夜翻山越岭送老大娘,道别时留下的那句“我叫解放军,家住中国”,已成为历史上空的回响,那么,“雷锋班”第17任班长郑金宝雪夜跋涉百里传播雷锋精神,就是时代壮歌。
那天,正在组织训练的郑金宝突然接到团政委的电话,要求他第二天早晨8点必须赶到武警抚顺支队作一场学雷锋报告。当时的“雷锋团”驻地距抚顺市区54公里,天降大雪,公共汽车停运。他担心误了报告会,决定连夜走着去。就这样,他从下午5点多一直走到第二天早晨,先后翻过了11座大小山岭,穿过了3条冰河。
第二天早晨7点55分,当雨花石准时出现在报告厅门口时,武警官兵被一身冰雪的郑金宝惊呆了。当得知他整整走了一夜时,武警支队政委含着眼泪给郑金宝敬了一个军礼,紧紧握着他的手说:“报告会还没开始,你已经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