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百里瓯江最瑰丽的河段边,有一片盛产莲子、状似莲花的沃土,她的名字是莲都丽水市的政治、经济、文化中心,也是哺育丽水人民的粮仓、菜园和果园。
初秋时节,笔者的足迹掠过这个农业大区的一个个小村庄,看到了十年美丽乡村建设后生机勃勃的秀美新莲都:
在碧湖镇堰头村村口,整洁的石板路旁,千年鹅卵石古沟渠倒映出千年古樟群一片墨绿,何等清幽雅致。谁能想到,数年前,这儿还是猪圈、茅坑林立,污水横流。
走进利山畲族村,村口新修的大舞台后,环绕百亩莲园的,是鹅卵石www.gaoshengstone.com白墙黛瓦的徽派新建筑。利山村民在政府的支持下,拆旧复建,拔地建起新家园。
下南山村,背靠青山果园,面对瓯江碧水。山下,是2005年村民整体搬迁下山建起的12排三层小楼;山上,保留着旧村内50多幢明末清初建筑遗风古民居,那里,是村里即将开发的旅游区。
……
宜居、宜业、宜游,经过美丽乡村建设的洗礼,这样的生态小村庄如今在莲都遍地开花;养眼、养心、养生,一个秀美新莲都的幸福指数节节攀升,徐徐绽放无穷的魅力。
十年蝶变浙江缩影
333个村基本完成整治。旧貌焕新颜的莲都农村,正是我省扎实推进“美丽乡村”的一个缩影。
“这10年,莲都区333个村基本都整治了一遍,明年开始还要研究提升和开发利用。农村真是翻天覆地!”曾在乡镇工作多年的莲都区农办主任雷金华说起这些,十分感慨。
2003年,省委、省政府进一步深化“千万工程”,在全省范围内建设“科学规划布局美、村容整洁鹅卵石环境美、创业增收生活美、乡风文明身心美”的美丽乡村。这犹如习习春风,为莲都区新农村建设带来盎然春意。
科学布局。莲都区牢牢把握机遇,谋篇布局。立足一市一区、市区同城的区位优势、市区优势,统筹谋划“中心城区—中心镇—建制镇—中心村—保留村”五级居住区布局规划、美丽乡村建设规划,以规划引领城乡一体化、市区一体化发展。
组织得力。全区从区里到乡镇(街道)到中心村、整治村都成立了“美丽乡村”建设相关机构,农办、建设、卫生等相关职能部门成立项目实施指导小组,形成了区、部门、乡镇、村四级联动的工作格局。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纳入政府工作考核,联席会议制度实行半月一督查、一月一通报,并做到滚动排名通报。
项目推进。通过政策间的衔接、项目间的互补,莲都区先后出台鹅卵石www.gaoshengstone.com中心镇中心村建设、村庄整治、危旧房改造、“三沿”整治、农村新社区建设等一系列政策,统筹推进综合交通网、平安水利网、绿色能源网、高速信息网建设,取得“实施一批项目,带动一片区域,改变一方面貌”的倍增效益。
多元投入。在“三农”投入保障机制中,设立美丽乡村建设专项资金,实施“爱心企业结对帮扶美丽乡村建设行动”,创新“村集体工程大家建”模式,有力保障美丽乡村建设顺利推进。
在打造全市统筹城乡先行区、省级美丽乡村先进区中,莲都区已连续6年被省委、省政府评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优秀单位。
秀美乡村因地制宜
养生莲都的美丽乡村建设,由点及线,串出瓯江风情线、生态峰源线等5条主题线,再由线及面,勾勒出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的秀美新农村。
莲都区按照“全面推进、重点培育、争创品牌”的要求,扎实推进以“养生莲都、秀美乡村”为主题的美丽乡村建设。
“洁净村居”。走在堰头、大港头等村落,或鹅卵石路或水泥路。路边的垃圾箱,一定是配合村落整体色调的,顶上还种着各色花草。莲都以村道硬化、垃圾处理、污水治理、卫生改厕、村庄绿化5项工程为重点,以转变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为核心,健全了农村保洁长效机制,农村环境面貌发生整体性蜕变。大港头镇西坑口村生态江南民居,利山村民族特色村寨,省级历史文化村、丽水十大养生长寿村雅溪镇西溪村等一批特色村、生态村脱颖而出。
拆旧建新。在利山畲族村,村民们沿着村中心百亩莲园,建起了白墙黛瓦的仿徽派建筑,一栋连一栋。与莲园一路之隔,一条山溪汩汩向外流淌,流过那写着“春在利山里,人居福气中”对联的廊桥。这样的生态村,就是莲都区按照“连片拆除危旧房、重新规划建新房、完善配套建新村”的思路,大力推进农村危旧房改造和旧村改造后实施的。区里以改造扩建型、整体迁建型、联合建设型、整治改造型、特色保护型等5种模式,分步培育43个中心村,首批16个中心村建设有序推进。还结合中心村建设,加大偏远环境恶劣、高山远山村落的搬迁力度,新建碧苑小区、金港小区、畎岸小区等23个农民异地转移安置小区(安置点),有力地推动人口、要素向中心村集聚。